江南在线登录入口官网下载欢迎您 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隧道工程

三条隧道齐开工 助推市域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4-07-11 16:31:22 | 来源:江南在线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 游览:1

内容摘要:...

  东太湖“双隧”并进构建“大中环” 阳澄湖第三通道缓解南北出行压力

  苏州东太湖处有两条隧道同步开建,其中,东太湖隧道全长约8.8公里,估算总投资约88亿元,预计工期48个月;苏州湾隧道长约10.8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12.15亿元,预计工期54个月。这两条穿越太湖的隧道建成后,在串联吴中区、吴江区沿线区域的同时,将进一步拉近相关区域与苏州主城区的距离。围绕一湾碧水的苏州太湖新城将形成“两区联动,多簇拥湾”的功能结构,加快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

  “借助阳澄湖星济隧道,仅需10分钟,便可从相城区核心区域到达苏州工业园区湖西CBD。”苏州交投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建明说。有着“阳澄湖第三通道”之称的阳澄湖星济隧道预计2026年底建成通车。

  东太湖隧道是苏州规划主干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通道,隧道位于东太湖的中部湾区,北距苏州湾大桥约3公里,南距苏州湾隧道约4.5公里,线路北接吴中区规划旺山路,东接吴江区东太湖大道,穿越东太湖连接太湖新城吴中片和吴江片。东太湖隧道项目总长约8.8公里,其中隧道总长约8.3公里,湖中段隧道约4.74公里,估算总投资约88亿元。

  东太湖隧道项目由苏州城投集团组织实施,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西起吴中区旺山路五湖路交叉口南,东至吴江区东太湖大道映山街,隧道段总长5.7公里,估算投资58.9亿元,包括吴中区陆域段约0.6公里、吴江区陆域段约0.3公里、湖域段约4.8公里;二期工程约3.1公里,估算投资29.1亿元,包括吴中区陆域延伸段约1.1公里、吴江区陆域延伸段约2公里。

  根据规划,东太湖隧道按城市主干路即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为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建成后,八九分钟就可以从吴江区穿越太湖到吴中区。”该项目负责人韦俊杰介绍。目前,东太湖隧道一期工程已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可研批复和初步设计批复,涉湖建设方案已经报审,同步推进二期工程的前期手续。

  苏州湾隧道是国家公路网规划635国道的重要节点,也是苏州市区快速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项目由苏州交投集团实施。项目起自吴中区东山大道与606省道交叉口,以隧道形式下穿滨湖大道、东太湖水域及吴江苏州湾大道,终点衔接吴江大道。路线公里,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主线车道。

  苏州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顾永明介绍,为加快苏州湾隧道项目进度,项目分期报批建设,一期工程即吴江陆域段全长1.3公里,含1处635国道枢纽互通立交;二期工程为湖域段+吴中陆域段,全长9.5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12.15亿元,其中吴中区段约45.56亿元,吴江区段约66.59亿元,预计2027年建成。

  目前,苏州湾隧道一期工程已取得工可批复,初步设计通过专家评审待批复,保通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展施工准备工作;二期工程前期研究正在同步推进,已完成水环境影响分析专题初稿和涉湖建设方案初稿,并提前开展通风排烟、消防救援、安全评价等专题论证。

  太湖“双隧”项目穿越东太湖区域,建设条件复杂,沿线涉及太湖国家级生态红线、太湖重要保护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太湖行洪主通道及支通道、太湖重要湿地等多个重要保护区,对此,实施工程的方案的制订可谓“小心翼翼”,对照生态保护和防洪要求,尽可能细致周详。

  顾永明介绍,苏州湾隧道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需修筑围堰并开挖大量土方,对施工区域周边水质会产生一定影响,为此,计划开展土方综合利用,采取分期围堰实施工程的方案,在围堰外侧设置导流带,既可预防污染物扩散,又能拦截汇聚的蓝藻。后续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施工方还将配备打捞船,定期对蓝藻进行打捞。

  苏州湾隧道完工后,还将进行增殖放流,加速水生生态恢复,最好能够降低对旁边的环境的影响。“在采取相关的生态保护的方法的前提下,对太湖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可恢复的。”顾永明说。

  为保障建设期东太湖的行洪需求和行洪安全,苏州湾隧道采用堰筑法施工,湖域段围堰的施工原则为“两端推进,流水作业,尽早回水,行洪畅通”。隧道路线与行洪通道交叉处,对行洪通道临时导改,同时保持行洪通道顺直,并不小于原通道断面。

  在做好生态修复计划、预防蓝藻等水华现象的同时,为保障施工安全,东太湖隧道项目在对围堰明挖法进行工法论证时,邀请了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河海大学太湖研究中心主任等专家学者, “此次工法论证代表了我国业内顶配水平。”韦俊杰对记者说。

  同时,东太湖隧道明挖隧道施工中局部将采用预制拼装技术。韦俊杰介绍:“这是一种安全可靠且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环境影响、节约能源和减少相关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建造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案例也较少。”

  此外,东太湖隧道项目实施中还将布置检测点,对隧道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监测,预估风险。

  目前,苏州市区快速路网已逐步形成,但部分路段已处于超饱和状态,尤其是西环快速路友新快速路等南北向干道,拥堵日趋严重,而吴江区北向连接吴中区、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的通道偏少。

  韦俊杰介绍,东太湖隧道的建设不但可以分流城市快速路流量,实现东太湖两岸的快达畅联,而且通过向北与向东的延伸,整条通道构成城市主干路,成为高新区、吴中区、吴江区等沿线地区间的重要联系通道,对完善市域骨架路网、加快构建市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同时,东太湖隧道衔接城际铁路吴江站和苏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提升城市能级,加强苏州与上海、浙江、无锡的联系,促使苏州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苏州湾隧道位于苏州市西南部东太湖区域,是635国道拟改线段的重要节点,也是苏州市“大中环”快速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顾永明介绍,隧道向北通过现状东山大道连接中环西线,向东通过吴江大道衔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高铁苏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可分流苏州湾大桥过境货车。

  从太湖“双隧”建设示意图上能够正常的看到,两条隧道建成后将有效打破太湖阻隔,打通苏州南北向跨太湖交通节点。作为市区跨组团出行的联系通道,两条隧道“缝合”了吴中区、吴江区,加强了两地核心区之间的可达性,加密了苏州西南区域的骨干路网,同时分流了快速路网的通行压力,可以更好地为高新区、吴中区、吴江区的中长距离出行服务。

  两条隧道的建成还将促进太湖新城两岸的协同一体化发展,强化太湖新城与主城各区、毗邻片区的联动。以交通为支撑,太湖新城向东可与苏州工业园区直至上海连接,从而真正使太湖新城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对加强太湖新城“新中心、新产业、新江南”的聚合力,推动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相城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朱荣华介绍,阳澄湖第一通道是阳澄西湖隧道,是312国道穿越阳澄西湖的重要节点,隧道全长2.31公里,于2015年7月建成通车。

  阳澄湖第二通道是阳澄西湖南隧道,为中环北线(春申湖路)穿越阳澄西湖的重要节点。隧道全长4.47公里,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2021年7月1日全线通车后,使苏州高新区和园区之间的通勤时间缩短至12分钟,该隧道与中环西线、东线、南线等其他快速路共同构建起苏州快速骨架路网。

  此次开建的阳澄湖星济隧道又称为阳澄西湖第三通道。根据《苏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35)》,该通道是规划中“十四横十四纵”的城市结构性主干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环与内环间快速路分流环线的重要组成段落,建成后将是相城区与园区组团之间一条重要的跨区主干路通道,主要服务于相城核心区、阳澄湖西片区以及园区湖西片区和娄江片区。

  姚建明介绍,阳澄湖星济隧道全线公里。其中,主线北起相城区中环北线地面辅道野巷路,沿既有济学路线位,经阳澄西湖,向南至园区阳澄湖大道,对接星港街北延,长3.32公里;支线西起相城大道,向东利用阳澄湖东路既有线公里。主线、支线均采用城市主干路设计标准,主线隧道、接线济学路及阳澄湖东路规模为双向6车道,支线车道。

  阳澄湖星济隧道工程总投资为42.18亿元,其中相城区投资29.32亿元,园区投资12.86亿元。

  相城区段和园区段分期施工,此次先期开工段为相城区段盾构隧道始发井围护工程和进场道路,预计2026年底阳澄湖星济隧道将建成通车。

  值得一提的是,阳澄湖是苏州水源地,阳澄湖星济隧道总体方案中提前考虑了相关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姚建明介绍,主要措施包括:进行绿化恢复和生态补偿;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等区域。同时,隧道的建设没有阻隔湿地内的水系联通,不取用和截断湿地水源,严禁施工期间向湿地内排放污水、废水等。“通过采取对应的环保措施,可以最大限度消除隧道建设以及日常营运对阳澄西湖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 姚建明说。

  “阳澄湖星济隧道的建成,可以大幅度缓解南北向出行压力。”朱荣华说。近年来,随着城北西路快速化改造的完成,上高路、娄江快速路的拥堵日益加剧,而阳澄湖星济隧道的建设将打通相城区与园区之间南北交通的联系瓶颈。

  朱荣华说,阳澄湖星济隧道向北接济学路、联通中环北线,向南接星港街北延、联通娄江快速路,向西接阳澄湖东路,建成通车后便可疏解上高路、娄江快速路等既有道路交互与通行压力,有效提升市区骨架路网的服务水平。同时,阳澄湖星济隧道将实现相城区核心区与园区湖西腹地之间的快速联系,对支撑城市空间格局、带动阳澄西湖两岸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苏ICP备2023002088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330073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